來到越南整整一個月了。
工作上,整個進度嚴重延誤。對於越南一日數變、人制、靠關係等等的工作方式,仍然還沒有辦法非常習慣。在公司最不習慣的就是不穩定的網路跟電力。由於整棟辦公室是租用 private house 使用,設計的電力負荷不足,導致一天要【隨機】跳電個三五次。使用 notebook 的人還好,但是我用 desktop 就慘了,常常跳電就忘記自己剛剛在幹麻。在台灣有穩定電力,真是太幸福了。另外就是無人管理的區域網路,大家竟然都可以放任 ping local gateway 要 3000-5000ms 的 response time,等到他自己好。真的很無言。可是因為是跟別的公司共用區域網路,寄人籬下所以我們也不能做些什麼。不過也因此,我回到家沒有電腦也沒有電視,就多出了許多時間可以看書,神遊越南。
塞車的問題有機車之後就好多了。這邊的馬路幾乎都在建設中,坑坑洞洞是難免,灰頭土臉也是很正常。不過爭道跟搶先幾乎是國民運動,因為路小沒有分向,所以騎車必須要聚精會神,不然會被突然出現在正前方的對向機車嚇一跳,要不然就是突然抱著小孩穿過馬路的婦女,牽著腳踏車橫越的阿婆。總之熱鬧非凡的馬路上,何時車流會不動是非常【動態的】,我們永遠不知道這條路在什麼時間會卡住不動。像今天就是河內的大學聯招日,Arthur 他們搭計程車整整慢了 1個小時才到公司。而我騎機車看苗頭不對,就提前轉彎,隨著機車亂鑽,竟然還經過 off-road 的田邊路、墳墓小徑、許多迷宮般的巷弄,終於還是鑽一條活路順利上班。真是太神奇啦!!
有一次搭計程車上班的時候,計程車司機因為不小心碰到了機車屁股一下,被那位流氓騎士打開車門海扁一頓,扁完就走。我當時竟也張著嘴巴看著這件事情發生,沒有任何的動作(呆了?)。而騎車上班之後,鑽車陣的時候常常跟臨車輕輕相碰,也常常被碰到,還好倒是沒被海扁過。從來沒有認真洗過車的我,前幾天嘗試了第一次給人家【洗機車】,有人用肥皂刷得乾乾淨淨,沖水擦乾,才 20塊台幣(還有更便宜的),難怪這邊連老爺機車看起來都新新的。
前幾天,剛騎單車翻過山脈的牛的學校的助理芳伶來到河內旅遊,幫我帶來許多的素食泡麵跟花蓮名產,真是好感謝。更高興有人用熟悉的語言溝通講話。只可惜參加旅行團的行程幾乎都是滿檔,而我本身對市區或土產還不很熟析,沒法帶她們去血拼。至於其他的朋友,有兩個在【熱戀中】,有一對分別在北歐跟美國狀態不明,有個在紐西蘭,有人在加拿大,有幾個待業中,有隻貓在【夏】眠中…… 希望大家都很好。
跟家人的聯繫幾乎是沒有。我猜他們(爸媽弟妹跟irene)剛去美國參加完 Bob 的婚禮回家了吧?! 哈克呢,在冬天的布里斯本跟草莓為伍。我跟貓保母予天聊過一次 skype,得知他【陷在】大陸做案子,要到七月中才能回去。貓咪則是托另一個朋友裕達來照顧。彌彌怕生,裕達從沒見過他。好在四姑姑每天都會去巡一次,幫忙換貓沙之類的。所有的家書都來自四姑姑,當然好事不多,姑姑、叔叔因為金錢問題,荒繆情節就像連續劇般的播放著,我只能聽著;再來是因為某個房客使得其他房客相繼搬走的問題,我也只能讓四姑姑全權處理。唯一讓人放心的是:
四隻小可愛都安好,請放心!其中Bilu最粘人.
嗯,你們都乖乖喔!
留言: 1 AUTHOR: Sally DATE: 07/08/2008 11:39:20 AM IP: 117.3.40.218, 117.3.40.218 EMAIL:
[email protected] BODY: 不是外面掛18.9% 利率那家~好高的定存利率 …….但等到領到利息+本金 匯兌回來 外加印尼盾貶值 不知道會不會虧 沒ㄝ ~ 我沒領老闆薪水 帶的是我們自家小孩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2個小孩呱啦呱啦說中文應該是只有我們家了
有想過請小幫手 但是其它同事都習慣偏中式口味 之前去外面吃 怎麼吃還是
‘‘有滋有味’’ 所以想想 自己煮吧 還可以高興煮自己吃的 伙食費,生活費是公帳 [因為這兒外國人買東西都超貴] 出去玩就算我們私人的帳
隔壁棟一樓 MY WAY 一個 個人獨享小 PIZZA 約合台幣快 150- 台灣NT 100- 有找 物價更嚇人
昨天回到 Arthur 家,阿九又做了這個 chè thập cẩm (傑ㄊㄜ˙ㄆ ㄍㄣˊ)甜點給我們吃。五顏六色的看起來就很好吃,阿九說應該有 10 種料的,不過沒有材料。我算了一下,這個chè thập cẩm至少得煮三鍋來混合。
我還沒有搞清楚確切的材料,第一鍋是綠色的青米糊,第二鍋是綠豆蒜加上大粉圓,第三鍋是紅豆甜湯。沉在杯底的是鮮綠色的【青米】,接下來是白色的綠豆蒜跟粉圓,然後放一層紅色的梅子,接下來才是紅豆湯,最後灑上椰乾。這個糊是加上某種根莖類的粉煮成的,因為濃稠的關係,所以上下層不會混在一起,鮮豔的顏色令人食指大動。
其實就像是我們夏天吃的剉冰料。
(手機拍的看起來就不好吃 :p)
回到家後,當然要去查查字典。
chè 就是茶的意思, thập cẩm 就是什錦的意思。
什錦茶。我記住了。
要看漂亮的照片,找 flickr 就對了!
http://stickyrice.typepad.com/my_weblog/2005/08/a_sticky_sister.html
今天擺在午餐桌的是一種奇怪的水果,一大盤乍看像是龍眼,但皮像葡萄一樣的軟。我吃了一個,又酸又甜,綠色的種子一大堆。但是真的好好吃喔! 同事說這是越南北方的水果,南方並沒有,產期就這一兩個月。我一個人就幹掉一盤。當時在飯廳還有聽到 boòng boong (跛崩) 之類的發音,但是辦公室的 Hien 說這是 Wampee。經過 google 大神的解答, hoàng bi 就是我們剛吃的水果。
http://vi.wikipedia.org/wiki/Ho%C3%A0ng_b%C3%AC
(來自 wikipedia 的照片)
看看中文的說明吧:
黃皮,是芸香科植物,為常綠小喬木,高5至10米。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至11片,長6至13釐米,寬2至6釐米,頂端短尖。黃皮春季開花,白色小花,有芳香。果實夏秋成熟,卵形,長1至3釐米,橫徑1至2釐米,果實多汁,味酸甜,內有三至四粒綠色的種子。
黃皮是熱帶、亞熱帶水果,原產於中國南部,主要是雲南、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
黃皮的種子可以入藥,味苦、辛,性微寒,能理氣、止痛、散鬱、拔毒。主要用於疝氣痛,睾丸腫痛等。另可將鮮品搗爛外用治小兒瘡癤、蜈蚣咬傷、黃蜂螫傷等。
黃皮的英文介紹: http://www.hort.purdue.edu/newcrop/morton/wampee.html 勾起童年回憶的黃皮 http://chaxiubao.typepad.com/chaxiubao/2008/03/the-joy-of-soy.html 同事 Lua 說: quầt hoàng bi 是越南慣用的說法。 我蒐集了一些種子,或許可以種種看。
回到旅館時天色已暗,卡拉OK聲已經回盪在整個村落,盥洗完畢便走路出去覓食。夜晚的 Tam Dao 很涼爽,我甚至得加上薄外套才能出門。難怪房間都不需要冷氣。
我吃了路邊的烤玉米跟烤雞蛋當晚餐,因為一來我不知道點什麼,二來我不餓。我繞了一圈回到房裡,敞開門窗看著對面旅館點著燈的房間,幾乎都是全家老小來渡假的越南人。雲霧不一會湧了過來,對面的動靜便看不到了,此時睡意來了,兩床毛毯通通蓋上,倒頭就睡。
隔天沒等鬧鐘響起,便自動起床,大概六點多就離開睡夢中的村莊,只帶著相機跟空水罐出發到崩坍處,順著林道出發。一早的霧氣甚濃,第一峰只出現一半,電塔峰則完全隱沒在五里霧中。這有點像是分隔東西的中央山脈,東邊的風不斷吹拂,雲霧就是漫不過稜線。
我裝飽了水,跟昨天找到的鍬形蟲打了招呼,但第二峰一直看不到。除了習慣早晨唱歌的鳥兒之外,我竟然聽還聽到山羌叫呢!! 我望著山峰一會兒,發覺他若隱若現的,在召喚我。所以我當下決定出發。
我不知道後面的路況怎樣,我只有涼鞋,600cc 水、手機(看時間)跟快沒電的相機。所以我在登山口找到一小塊破帆布,塞進口袋,這是緊急時做記號用的。不過路況並不如預期的糟糕,路跡清楚的沿稜往上帶。雖然潮濕,時有倒木,這種路況我再熟悉不過了。植被大多是竹林跟闊葉混合林,林木森森,有花、蕈類、蕨類、蝴蝶、鳥類、蚊蟲,螞蝗是那種叮下去會有感覺【金色陽光】,所以我好像回到家一樣,很輕快的往上爬著。
除了登頂前有一段較陡峭外,其餘都行來極易。九點出頭,我登上第一峰的山頂。
(山頂)
山頂平坦,展望不錯,並沒有測量點之類的東西,陽光也大方的灑了下來。可惜仍然只有【半邊展望】。整個山區是一大片深綠的原始林,引人入勝。第一峰到第二峰並不遠,目測鞍部約 300m 深;但是第二峰到第三峰就遠了,如果有路可能也得花上一整天才能走得到。(fix me)
(左側是第三峰)
相機電量過低,每當我要按快門的時候就自動關機。我只好每間隔一段時間開機拍拍看,終於還是拍了幾張山頂照。我自問著為什麼每次都要拍照,回去還要整理,還要寫紀錄自找麻煩。後來我想起阿慶說的,紀錄是為了要分享,分享才能利益眾生。所以我拍照使我的紀錄更加精確,而紀錄應該不會白寫才是?!
下山是我最擅長的,不到一小時我就回到了林道盡頭的登山口。途中我坐在竹林下休息,有三位背著中背包的壯年先生正滿頭大汗的往上爬。我趕忙把握機會打探消息,原來他們是要去第二峰的。那第三峰呢? 他們說沒路。然後起步時,我才發現一隻拇指大的肥螞蝗從我的褲管理掉了出來,這下好玩了,血流不止,染紅了整個褲管,怵目驚心但是沒有感覺。
在登山口碰到 earthwatch 帶隊的美國女士,跟本次來 Tam Dao 的全部隊員(包含昨天遇到的新加玻學生組)。趁他們在穿好襪子長褲的時候,我很高興的跟他們聊天。臨別前,認識了負責這次蝴蝶觀察的越南人 Mr. Lian,他時常進出 Tam Dao 跟 Sapa 作計畫,我很渴望在這邊也能有喜歡山的朋友,所以當然是當場交換了電話,期望有機會一起上山。
11 點多我離開飯店,請昨天那家小店幫我炒了菜、煎個蛋,扒了兩大碗飯當作 blunch。終於得跟 Tam Dao 說掰掰了。越往山下滑氣溫越高,回到平地的時候,簡直像烤箱一樣。我還是得披上長袖外套以防止曬傷,挑戰最後的 65 公里。
留言: 1 AUTHOR: bechy DATE: 07/03/2008 01:24:27 AM IP: 61.20.143.196 BODY: 哇真有你的!!!不過撿那破帆布還真是反射性動作螞蝗是必然的結果因為你只穿涼鞋阿–哈哈終於把你的活動給update了 現在我比較遜只在台北市近郊徘徊而已=.= 2 AUTHOR: 蚯蚓 DATE: 07/03/2008 10:33:23 AM BODY: 真想念在台灣的你們。能一起(亂)爬山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啊! 3 AUTHOR: Ray DATE: 07/01/2008 10:23:08 PM IP: 59.
目送弟弟們離開之後,看一看手錶已經下午三點多了,趕緊往那座山的方向探探,說不定可以找到國家公園的入口。
Tam Dao National Park was designated in 1996 and covers much of the area. Tam Dao means “Three Islands”, and the three summits of Tam Dao Mountina, all about 1400m in hightest, are sometime visible to the northeast of the hill station, floating like islands in the mist. - longly planet Vietnam, 9 edition, p128
不久後,我來到剛剛那個彎到的正上方,Tam Dao 第一峰仍在那邊吞雲吐霧,而這條路還繼續延伸過去。太好了,我得回去騎機車。途中經過LP 有提到的 Mela Hotel,價位比較高(50 USD一晚),但是有會說英文的侍者。在這兒終於確定了那條路果然是對的,不過時間只允許我到所謂竹林區(Bamboo forest)。
Hikes vary from half an hour return to the waterfull to eight hours into the primary rainforest.
今天早上同事 Lua 帶來一個 Bánh khúc 來請我吃。
Austin說: 很好吃!
這兩個字唸起來像是 “榜胡”。這個東西用葉子包的,吃起來就像是糯米飯糰,裡面包了綠豆,香料、肥豬肉、等東西,鹹口味,但吃起來不油膩。同事說這是河內的特產,有名的是 Lan 或者 Quan, 我當然要趁機會做點研究紀錄才是。
原來這個東西最重要的原料叫做 khúc【鼠麴】【cudweed**】**, 也就是台灣做草仔粿的原料。
Banh khuc 的英文介紹 http://www.waytovietnam.com/Banh-khuc---a-traditional-cake-of-Vietnam.asp Bánh khúc 的越南文介紹 http://vi.wikipedia.org/wiki/X%C3%B4i_kh%C3%BAc 鼠麴 菊科 http://www.mjes.tpc.edu.tw/teach/KuLa/A129.htm 台灣各地平野、低山帶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於廢耕地、菜圃、田埂兩旁。每年秋末雨水過後開始生長,到第二年春天開花,花期一過即枯死。農家多於開花期才採收,此時全株生長到最大,才能充分利用資源。本種多用於製粿,方法如下:清明前後採收鼠麴草,經過凋萎,再利用夏天的陽光曝曬後收藏,到了第二年拿出來搗碎,加入製粿的糯米材料中柔搓均勻,雖然也可以當野菜使用,但是一般不作為野菜食用,即使使用鋤頭除草,也刻意不去傷害他加以保留。製作完成的「鼠麴粿」多用於清明拜拜,所以才有清明草的稱呼。 多虧了這篇文章,我今天才知道草仔粿的【草仔】其實是【鼠麴】的台語發音。還有這篇鼠麴草粿,我才知道鼠麴粿跟客家的草仔粿【艾草】有不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