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尋徑遠 聽鳥入林深

小獵豹錐錐

瞧錐錐到山野裡的快樂模樣‧‧‧ 2005/8/7 於磺嘴山頂 磺嘴山照片 http://photo.xuite.net/happyman/251617 更新 相片連結更新 留言: 1 AUTHOR: 小刀 DATE: 08/12/2005 10:30:46 AM BODY: 野外拍的效果比室內好多了.錐錐不再是黑嘛嘛一團啦喜歡錐錐潑潑看門外拖鞋那張照片.不過xuite那個相簿我都存不了圖片耶…

leko 回國嚕

8月5日,颱風假,正好 leko (媽媽)要回國。起得好早,還在網路上看到四點多還有來自 SFO 的飛機降落,才趕緊帶著錐錐潑潑出門,沒想到,五點多那一批飛機都被趕到香港去,只好又去阿媽家補眠,十點多才接到媽媽。 當天就去拜訪了阿媽,在三姑姑家吃了午餐,然後才一回家,就開始了暗無天日的打掃。其實還好啦!只是老媽的標準比較高,我也很高興把廚房整了整,丟了不少東西。至少我知道家裡還有什麼東西、放在哪。媽媽回來當然我可以不用煮飯,而且家裡又多了好多好多食物。看看我的肚子,每天都吃得飽飽的,不知道這個月會胖多少公斤? 好吃的新鮮藍梅 8月6日是禮拜六,早上在家裡整理,下午帶錐錐潑潑去秋姐的店裡參加九華的行前會。終於看到世新的唐豪、瑞瑩等隊員。小花跟思慧都出現了,發哥最後也加入了,現在只祈求老天爺賞臉,道路暢通,讓我們有機會去拜訪中央山脈的心臟地帶。晚餐秋姐請客,臨別前,大家隔天似乎都沒活動,我本來就在想要帶 leko 去哪 hiking,秋姐提議翠翠谷,大家一致贊成,很多台北人連擎天崗都沒去過。所以約定隔天早上8點冷水坑集合。 賴桑與小刀+小錐錐 8月7日早晨,大夥兒在冷水坑集合完畢,已是艷陽高照。一行11人加潑潑錐錐,浩浩蕩蕩出發。媽媽前一陣子都在忙夏令營的事情,又是從北國回來,這個太陽真是吃不消。好不容易在11點登頂磺嘴山,看到海邊,看到旁邊的野牛谷,一條小溝翠翠谷靜靜的躺著。放錐錐出來玩耍,奔跑終於還是耐不住艷陽,轉進頭前溪。我們順著鹿堀坪古道往下走,當林蔭慢慢打開,潺潺小溪慢慢匯集的時候,長滿了短草坡的廢棄梯田出現,我們在那兒吃飯。 leko 於磺嘴山 頭前溪午餐 天氣真的太熱了,大夥兒不是躲在樹蔭下,就是把腳泡在冰涼的溪水裡,享用著午餐。我把錐錐潑潑放在水中的大石頭上,讓他們不能亂跑,拿貓罐罐出來獎勵。吃飽喝足,世新的小朋友打起了水仗,通通下了水。接下來小小的 off road 一下回到富士草坪。其實也就是順著稜線,然後再腰繞接回富士古道。事後去查了一下資料,藍天圖集裡有畫這一段連接兩個草坪的虛線就是了,只是應該很久沒有走了,完全沒有指北針地圖的我們,只好小心翼翼的用登山仗當山刀,穿越刺藤樹林,不過因為這一票除了 leko 不是登山社的之外,一大堆嚮導,還有秋姐在,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欺負小潑潑 午後變得涼快許多,天邊轟隆轟隆響個沒完。我們在野牛休息的小樹下小休片刻,看錐錐爬樹爬得起勁,拼命幫他拍照。潑潑只待在提袋中,熟睡了。走囉,經過大尖山腳下,然後又回到避難小屋,回到晴天崗時候已經是一遍迷霧。當時秋姐有提到磺嘴山這邊的死亡山難,很可能是避難小屋跟防迷繩索的由來,正好勝文在社板上貼了出來,轉貼在文章末端。 模特兒-爬樹錐 大家在冷水坑分道揚鑣,我跟媽媽又去了松德路的咖啡館喝茶。這是 leko 的朋友孟娟回國之後,跟弟弟一起經營的。創業維艱,但堅持品質總算能慢慢穩定成長。回到家媽媽就累攤了。 8月8日:媽媽晚上去外婆家,我去加班,結果十點多回家,總公司地下室牽車只剩下我一台。回到家,予天在家裡跟貓跳舞跳到睡著。 8月9日:晚上再媽媽去外婆家,姨婆家,然後小表哥家。回到家已經11點半了。媽媽去外婆家住。 8月10日:媽媽去大表哥家。中華電信釋股民營化成功。晚上請同事聚餐。 磺嘴山照片 老報導: 【1975-01-05/聯合報/03版/第三版】 莽莽茅草茫茫霧 淒風苦雨斷歸途 攀峰越嶺須有充分準備裝備 救難組織應具高度機動能力 本報記者唐經瀾特稿 在大屯火山群懷抱中的擎天崗,昨天竟日濃霧瀰漫,細雨霏靠。上午十一點十分,設在誠實部隊中山室臨時山難搜救中心的無線電台,經過幾個鐘頭的等待,終於收到一個不幸的消息──發現了兩具屍體這時,除了蕭曦的父親蕭盛全用手帕掩面啜泣,一室寂然;每個人都眉頭緊鎖,咬住嘴唇,輕輕地搖頭。 又是山難!接著,證實了蕭曦遇難,蕭盛全更是搥胸頓足,嚎啕大哭;在哭聲中,無線電又傳來發現第三具屍體的噩耗。 至此,台灣大學的學生蕭曦、蔡裕惠和劉南生生還的希望,在他們親人、師長、同學的心裡完全幻滅。 在台灣地區的山脈中,大屯火山群雖然經常出事,但並不算險惡,最高峰是七星火山,標高僅一千一百九十公尺,對登山有經驗的人來說,絕不構成威脅。 可是儘管大屯火山群相當「大眾化」,也有比較艱深的一段,不巧這一段路正在蕭曦等人的預定行程之中,而且他們缺乏經驗、裝備不夠,對這個山群過於輕視,選擇登山的時間也不對,終於鑄成憾事。 這支草率成軍的登山隊,由劉忠文、蕭曦、蔡裕惠、劉南生四人組成,他們家在外縣市,所以利用元旦假期作此活動。 他們四人中,除了劉南山,其他三個人的體力都不錯。預定路線是自內湖進山,經頂山、石梯嶺、大尖山、磺嘴尖、大尖後拐回磺嘴尖,最後下磺山從金山回來,全程超過三十公里。 他們一日清晨臨走的時候,分別留話給同學,假如第二天中午還不回來,便替他們求援。 到這個階段,他們已經犯了三個錯誤: 第一、這段路只有蔡裕惠跑過一次,旁的人不熟。 其次,他們的裝備相當簡陋。譬如只帶一天乾糧,禦寒的衣物也有限。 第三,他們既未徵得家長同意,又未向學校報備;由於他們都不是台大登山社的社員,也沒有要求登山社給予協助。 進山以後,他們由頂山到大尖後的一大半路頗為順利,可是由大尖後折返磺嘴尖時,卻發生重重波折。 這段路,領隊蔡裕惠也沒有走過,正是大屯火山群最艱深的一,不要說是他們,連攀登過八次大屯山的台大學生陳健德,談起來都為之色變。 一位登山專家分析,每年的冬季,大屯山就要被大霧封閉,一旦身陷其間,伸手不見五指,危機四伏。以蕭曦等人這次登山計劃而言,路程稍微嫌長了些,若在夏天,視界良好,倒沒有什麼問題,即使路徑不熟,也容易脫困。 冬天霧濃路滑,情況截然不同。昨天在擎天崗的人就體會到大霧的厲害,能見度不到五十公尺。 據一位老資格的登山家指出,在深山迷路時,指北針、標高針都不管用,須靠獨立山頭及大樹等的辨別來擇定方向,萬一此時起了霧,四週白濛濛的一片,便唯有瞎摸了。 至於由大尖後到磺嘴尖的稜線太寬,是這次三位學生遇難的主要原因。 還有,大尖後的附近有個大嶺牧場,人畜踩出無數小路,適足使迷路的人在這處山域裡兜圈子,摸不清出路。 昨天搜救人員根據現場的情形研判,蕭曦等人因霧大在稜線上迷了路,心裡一急,想抄近路下溪谷,結果下了翠翠谷以後,就是這樣兜圈子,那裡的茅草有一人多高,密密麻麻,使他們愈陷愈深。 一日深夜,他們在翠翠谷的山坳裡過夜,距離他們不到兩百公尺的北方,就有一個草寮,裡面有米、有棉被、有水,只要他們到此處,就能獲救,這個草寮是牧場工人歇腳的地方,可惜又高又密的茅草,隔絕他們一線生機,次日他們選的一條路是往東方走了下坡;更可惜的是,牧場工人那兩天也度假去了,不然很可能「不期而遇」,將他們援救出來。 登山專家表示,經驗豐富的登山者在大屯火山群這樣的山域迷路後,一定會意志堅定,選擇一個固定的方向挺進,不出一天就走得出來,如果盲目瞎轉,唯有死路一條。 連續兩天兜圈子,又因為寒流來襲,入夜後氣溫陡降,使他們嘗到當初草率成行的後果──飢寒交迫。 由蕭曦等三人陳屍的位置,又顯示他們經驗不足的另一個例子。 師範大學登山社嚮導股長應詩澄說,登山隊伍碰到有人體力不支,絕不能分散,大家應該同舟共濟,體力好的在自救外還要救人。 而蕭曦這支遇難的隊伍則不然,劉忠文隻身出來求救,剩下三人卻死在不同的位置,顯然他們最後把隊形拉開,被風寒「各個擊破」。 他們臨行前要求救援的時間是二日中午,直到四日中午搜救隊伍才找到屍體,假如二日中午他們沒有回來,同學迅速求援時,搜救行動立刻展開,他們可能仍有生還機會。 這表示什麼?「表示」台灣缺乏一個固定的、具有高度機動性的山難搜救組織,許多人呼籲過,但始終未能成為事實,登山界希望這三位同學的慘痛教訓,能促使這個組織早日實現。

跳跳貓

貓咪的跳躍力很好的。 這兩個小朋友實在太可愛了,偶而也要逗逗他們。 但絕對不要像予天一樣,硬是帶著貓跳舞跳了一小時,把自己跟貓都累得在睡著了!

焦士太 生之頌

這是七月的展覽,我沒有去看,但特別從高雄上來看畫展小姑姑帶回了畫冊跟光碟。今天外頭雨不斷的下,打開光碟,看了一遍又一遍。焦士太是個有赤子之心的老畫家,晚年的畫作也從形而上的抽象畫回到人間,禮讚生命。我喜歡他豐富的色彩跟單純的表達,特選幾張我喜歡的作品,展現生命的「真」。 拜月:為什麼一大堆人一起拜月呢?有點詭譎神秘、祈求些什麼呢?(引號後面是我的 comment) 畫家與模特兒:連續故事的最後一張。畫家看到裸體模特兒會不會心動呢?是情慾還是感情呢?魚水交歡總須分離,是思念還是孤單呢?還是怕失去的憂鬱呢? 台北街頭的亞當與夏娃:這個好可愛,是街頭嗎?還是大地中的男歡女愛? 春天的吶喊:旺盛的生機,年輕的朝氣,走入自然一起吶喊生之頌。 吻我:啊,鮮紅的唇,誘惑我的吻? **春色惱人:**子宮是生命之源,那這個是生命必經之路囉?

相親相愛

小錐錐以前咬人超痛,我的手簡直是他磨牙器;現在錐錐不大咬人,換小潑潑,還好他只敢輕輕的咬我,咬錐錐道是好不客氣,貓咪也有口腔期? 這兩個小朋友很會玩,還不至於太黏人,不過總是不甘寂寞。九點多回到家弄飯菜,他們就爬到廚房的流理台,飯弄好了,他們就在餐桌上逛來逛去,忍不住要煎個蛋給他們吃。 難得見到他們抱在一起而不是在打架,特此留念。附帶一提,昨晚看到潑潑在抓小蟑螂,好耶。 蛋是特別煎給你們吃的啦 留言: 1 AUTHOR: Mucha DATE: 09/10/2005 05:05:21 PM IP: 24.87.98.116 EMAIL: [email protected] BODY: 喵喵是很可愛啦 但BB更可愛 2 AUTHOR: vivi DATE: 08/08/2005 01:51:41 PM BODY: 錐錐&潑潑show很精采,超會打的! 現在leko在家那他們有沒有乖乖的呀?! 小心喔,不要像martin餵弟弟妹妹一樣地餵喔,會長大的很快的喲~~ 3 AUTHOR: creation DATE: 08/04/2005 07:23:10 PM BODY: 哈哈,他們又長大了耶! 我倒是還沒見過他們碰在一起沒打架的時候 :p

藍藍嵐山(下)

夫婦山 「回程的時候看一下自己綁的路條,該改的就改一改。」整段行程都是我在開路,由勝文綁路條算是此行的訓練吧。五點半,我跟勝文終於在夫婦山頂把基石挖了出來拍照準備下山。這個學弟真是不簡單,能在我後面跟的緊緊的,完成這個「一定」摸黑的行程。出發時只想到直線距離約2K,卻忘了要來還要回。 這一路走來,先是沿著鐵道走,因為背陽的關係,茅草少了些,毀壞的地方皆容易繞過,大部分路段都能維持不錯的路況。中間有一度鐵道不見,下繞之後來到有洞的水泥建築城物旁,才發現又是一個坍掉的隧道。四點四十分,我們終於走到這一段鐵道的盡頭。猶豫要不要上夫婦山?「在這邊撤退好可惜喔」勝文說。對啊,我們就已經在鞍部邊了,衝了啦!先切上了鞍部,再循稜緩上夫婦山頂,整路依然是砍伐過的林相,除了鞍部的箭竹高一點外,都很好走。這裡我們把路條密密的綁,因為回程的天色一定很晚了,有路條指示會安心點。回到了鐵道盡頭,天色漸晚,我們努力的快步前進,好在有個活水溪溝時,不然什麼都沒準備的我們可要渴死囉!好不容易繞過隧道處,天色已經全黑了。好在勝文翻出了一個小手電,終於在七點多在鞍部與等得快嚇死的發哥相遇。發哥帶了巧克力、頭燈等必需品,說他裝好了水等不到我們,來回找了好久,真是個貼心的「留守」;總之大家平安的回到工作站的寢室,晚上有桌椅碗盤,更有棉被當床墊,在木造房子裡門窗關好,儼然是個溫暖的家。半夜正好有個不小的地震,可是我們都覺得很安全很安穩。 榮山瞭望台 起個大早,依依不捨的離開工作站,天剛亮就順著路跡回到昨天的鞍部裝滿水,準備上稜迎接真正的缺水天。植林路已經廢棄很久了,但是從鞍部上榮山是一大片很平緩的寬稜地形,斷頭巨木殘存根部,但人造林已經高聳成蔭,走起來極為舒服。一直到了稜轉北的地方才收窄起來。一路上有廢電線,路徑明顯,不到八點半我們登頂榮山。榮山頂峰是一座兩層樓的瞭望台,埋入土的基石就在瞭望台的後面。很訝異的是瞭望台的玻璃竟然保持完好,抽屜裡還有守望人員簽字蓋章的報表紙,記載了未發現火災情事。但當時的小樹,今已高過瞭望台,只剩下往花蓮方向窗格,射入炫亮的陽光。 榮山瞭望台 離開榮山續行,是比較難抓稜線的寬稜緩坡地形。樹木都很高,難辨鞍部在哪裡。我們花了點時間找到了鞍,再上兩個平緩山頭,之後就要東北陡下稜了。下的地方是陡坡,稜線不明顯,植物又密又高,看不到之後的接稜處。山頭有棵斷頭巨木,我們從那邊開始抓方向下切,不一會稜脈出現了,靠過去踏上正路。之後的稜線瘦了下來,路跡明顯,上上下下的幅度也不會超過100M,只要一路上路況都保持這樣,那我們一定可以衝過預定營地 2396後鞍,於是我就跟他們提議「如果走到2321後鞍的話,今晚就解除限水,吃果凍。」發哥說「好耶,但是我們有限水過嘛?」說的也是。 就在某個下坡,突然聽到勝文呼叫「等一下」。我們下背包回頭一看,不得了,鮮血從勝文的弧口不斷冒出,只得趕快做緊急處理,止血包紮。他說看到骨頭了,第一次從傷口摸到自己的骨頭,滿手都紅了卻沒有感覺。原來勝文初次拿著工作站撿來的長掃刀前進,一不小心跌一跤割傷了手。不過大拇指跟食指被包紮固定的勝文,仍然不時拿筆做紀錄,晚上營地也凡事都要自己來,不想依賴我們;剩下一隻手這並沒有影響他行進的速度,真是神奇的學弟。每每看到這個傷口,就提醒我不要多混,快快下山。 好吃的果凍,水果,茶葉,加量的食物加上熊熊的營火。我們果然早早就抵達2321後鞍,舒服的紮營休息。天氣仍好,心情愉快。過了這個鞍部之後,地圖顯示開始上坡,離帕托魯的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不過得爬高700M以上的落差。倒是我有感覺到前一天欠操,三點半就無法再睡,起來加柴把火喚醒,然後煮早餐讓隊伍早早出發。五點半我們已經鑽爬過今天最難纏的倒木加高箭竹的地形,也就是2321鞍後第一個分叉稜的地方。此後走在森林線上,有高大的鐵杉,有巨岩,偶而出現的展望跟不斷拔高的山勢。我則充分享受解題的樂趣,當樹林太密的時候,當巨岩檔道的時候,尋找可行的破解點。途中有一小斷稜處,我們吊背包通過,沒花多少時間。10:30 來到帕托魯東南邊最後的假山頭,離頂峰已經剩下100M左右的落差,稜上雪白的巨岩跟我們招手。往中央山脈主脊看過去,奇萊北峰清清楚楚,想起那年初識文伶,兩個去北壁爬得痛快淋漓。 帕托魯尖峰 雪白的巨岩從岩基繞過之後,剛好有個洞可鑽過。再爬高再爬高,帕托魯尖尖的頂峰終於到了!11點鐘,晴空萬里,唯花蓮方向風起雲湧,已是一片雲海。首先吸引我的是左邊壯麗的太魯閣大山,好像呼喚著我一定要去拜訪他。北邊的無明大斷崖,整條的奇萊東稜清清楚楚,豬股塔山三角錐在雲海中露出峰頭。最感動的是我們的閃電型的來時稜脈,從好遠的鯉魚潭一路綿延過來。我最喜歡在山頂看來時路了,回想著一路攀爬的過程,登頂的這一刻,微不足道,只像是整個登山過程中重要的檢查點(check point),下山的路還遠的呢!山頂的太陽簡直像是火爐,但我們要吃果凍,看風景,堅持混到雲霧四起才肯往下山走。發哥在此打了電話跟小刀報告,還興致勃勃的想要去登個 (富田山) 江口山再回家。但最後總是被可怕的傳統路打敗。 沿海林道 順著路條,也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下到東稜的三叉路營地。路跡清楚但是倒木橫陳,加上高箭竹必須鑽行,一不小心就一倒木被絆到,撞得我痛得走不動。是太急躁了,急什麼呢,於是放慢速度緩緩下山。噁心的林相加上午後的悶熱,下切到林道工寮竟是此行最不愉快的一段路。「紮營吧!」受不了破舊的12K工寮,乾脆在林道盡頭紮營,看到滿路的芒草,只得欺負一下學弟,請他取水去。傍晚下起了還不小的雨,我們在帳棚前又用地布搭起了小外帳,總算看起來像個安適的窩。 隔天就是順著林道下山,早晨芒草都是昨夜的雨水,我們仍早早出發,鑽得全身溼透,狼狽啊。7 點50 分來到 9K工寮,他果真是狀況最好的一間,附近的林相也好,可惜我們昨天無緣來此。9點15分來到 6K 岔路口,也就是富田山的分稜處。看起來要從林道支線腰繞再上或者直接從這就上稜皆可,應不難登頂。但一想到下山的路還很長,也就無心去爬,下山吧!不留下些什麼,下次就不會再來了不是嗎?下了一段很棒的稜還到 1.8K,路除了大了些,其他都很好,接著又到了 0K 工寮,在此觀賞前人用木炭在牆上的作品,文字裡寫著對女孩的思戀,筆觸中描著大辣辣的裸女圖令人激賞,登山者的熱情跟豪邁在此顯露無遺。 0K 之後是以索道連接下段林道,也就是出發前山防學弟最擔心的棧道路段。這一段路是在陡壁上腰繞,繞崩溝、崩壁,之字下坡直到「可以下」的那條稜為止。棧道只有超級小段,旁邊的繩索扁帶皆安全無虞,令我們非常失望。倒是陡壁上撥不完的芒草小徑,一腳踩空可不得了。下到了下段林道索到頭,亂石上喝水午餐。我的相機早已電力不足,無法再多紀錄些什麼,意味著行程也該接近尾聲。我們在超好的路況下到了最後索道頭,沿著一大片崩坡旁的稜下陡下,冰涼的溪水適時出現,讓我們洗盡一身味道,乾淨的回到岳王亭。這條溪不久就變成一道瀑布,注入仍然滾滾的立霧溪。16:00 打包完畢,走到中橫攔便車出太魯閣,竟然攔到一台從阿蓮來天祥玩的大賓士。兩位年輕人很好心,我們變成遊客,一路看著大峽谷的鬼斧神工被載到新城車站,搭上了 18:14 的自強號, 21:10 回到台北車站。 發哥是爬什麼山都好的好咖,好消息是他最近也加入雨鞋大隊,而且跟我一樣都有了「傳統路線恐懼症」。勝文年紀小體力好,山還爬得少,但山林的知識已經遠超過我,將來可能是山社的一員大將;我不辱刀命,雖無法教他什麼,但至少帶他風啊雲啊山上水裡走一遭。 相關連結 上集 中集
0%